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较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较明显。根据息肉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同,腹泻是较主要的症状。一般会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等特点。
结肠息肉和结肠炎区别参考:
症状特点:慢性结肠炎有腹泻和脓血便症状;大部分结肠息肉无症状,小部分患者症状主要是腹泻和血便,一般便中无脓。
病变特点:用结肠镜检查,慢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广,严重并发症多(如穿孔、大出血、巨结肠等),肠道病变主要是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假息肉形成;结肠病变主要是息肉形成,肠粘膜一般没别的异常。
息肉特点:通过结肠镜对息肉取材活检,根据相关组织结构,结肠息肉主要可分三型:结肠腺瘤样息肉(称新生物息肉),炎症性息肉,化生(增生)性息肉。慢性结肠炎的息肉,这是炎症水肿的粘膜被周围下陷的深溃疡或纤维组织所包围而形成隆起物。
看息肉长相: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
结肠息肉患者易出现便血,不少人会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的症状,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且平时并不会出血。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混杂在粪便之中。
便血是结肠息肉患者易出现的症状。不少人把大便出血误认为是痔疮症状,结果耽误了比较佳的治疗时机。痔疮与结肠息肉引发的出血有着本质的区别。痔疮引发的出血常表现为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与大便混杂,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多为息肉表面破溃所致。
此外,大便习惯的改变,如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便秘与腹泻重复交替出现,或出现腹痛时,更要引起警惕。再有,大便形状异常时应引起注意。正常的粪便应呈圆柱形,如果息肉较大,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有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