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结肠息肉是常被忽视的肛肠疾病,原因是较多人对其认识不清,不知自己已患上结肠息肉。有的人认为肠息肉是小问题,不注意治疗,等到病情发展严重时,则不易治疗了。下面一起来认清结肠息肉,看看结肠息肉有什么症状及发病因素。
结肠息肉症状参考:
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重复交替出现,有的可能引起腹痛,这时要引起警惕。
便血。结肠息肉患者易出现便血,不少人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症状,结果耽误治疗时机。通常情况下,痔疮引发的出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平时不出血。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混杂在粪便中。
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呈圆柱形,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变细或呈扁形,有时附着血痕。
小儿结肠息肉较大,有蒂者较多见,可能与病理分型以幼年性息肉为主有关。幼年性息肉为错构瘤,由粘膜腺体及粘液囊肿组成,结缔组织间质较多,有炎性渗出。
结肠息肉发病与下面原因有关:
炎症刺激。肠粘膜长时间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较大的密切关系,突变基因可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上男女的情况都差不多,没有性别差异。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结肠息肉的形成有较大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基础。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时间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别的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